治疗方法:
加味四神汤组成:补骨脂20 g,吴茱萸6 g,肉豆蔻20 g,五味子6 g,淡附子6 g,炮姜6 g,诃子15 g,败酱草15 g。
若腹痛者加元胡10 g;便下粘液者加马齿苋30 g,白头翁20 g,黄芩30 g,白术15 g。以益气健脾。
用法:上述诸药以冷水浸泡1小时后加水300 ml,煎取100 ml。以纱布过滤,温度40℃左右,于每晚睡前一次保留灌肠,保留时间1~2小时,
4周为1个疗程,治疗2疗程观察治疗效果。
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多因患者素体脾胃虚弱或寒温不调、饮食失节、或情志不畅致脾胃受损、运化失常、或年老体弱肾阳不足不能温煦脾阳,不能腐熟水谷致完谷不化而致泄泻,水湿停滞,注入大肠,清浊不分,湿浊蕴结,气血凝滞,肠络失和,血败肉腐而成本病。
由于本病呈慢性过程,反复发作,迁延日久,肾阳受损,命门火衰,脾失温煦,运化失司,水谷不化而泄泻,且肾为胃之关主司二便,若肾气不足,关门不利,则不便泄泻。《如景岳全书、泄泻》曰:“肾为胃关,开窍于前后二阴,所以二便之开闭皆肾脏之所主,今肾中阳气不足,则命门火衰,而阴寒独盛,故于子四五更之后,当阳气未复,阴气盛极之时,即令人洞泄不止也。”
故临床上应注意辨证分型,进行药物加减治疗,使药物直达病所,故而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疗效。